top of page

Our Ethos - Cadenhead’s

已更新:2022年9月30日


在蘇格蘭東北部的 Aberdeen(不是香港賣海鮮的那個),是接釀北海的主要港口,亦緊靠核心產區 Speyside,因此自古以來亦有不少有關威士忌的故事在該市誕生,亦有人認為蘇格蘭地區最早的蒸餾技術,更可追溯至 1505 年的亞伯丁;而今天想講的 Cadenhead’s,便是誕生於這座佈滿灰色花崗岩建築,又被稱為「銀城 Silver City」的古老城市。


1842 年,由 George Duncan 於亞伯丁的 Netherkirkgate 47 號創立,初時主要從事葡萄酒商,和 Distillery Agent 酒廠代理等業務;1853 年,G. Duncan 邀請 William Cadenhead 加入公司(據知關係是 Brother-in-law,但誰是誰的姊/妹夫就不知道了),相比於低調的 G. Duncan, Wm. Cadenhead 是一名維多利亞時代的著名詩人,在當地具有名聲,受到大眾歡迎。


在加入公司的幾年時間, Wm. Cadenhead 一直擔當著 Traveller 的角色,遊走於蘇格蘭的各家酒廠;直到 1858 年,G. Duncan 因病去逝, Wm. Cadenhead 正式收購接掌公司,並以自己的名字 William Cadenhead 為公司命名,而公司的業務並沒有產生多大變化,還是以買賣葡萄酒和各式烈酒為主。



直到 1904 年 12 月初的一個周日早上, Wm. Cadenhead 去世。Wm. Cadenhead 離開後,公司便由他的侄兒 Robert W. Duthie 接管,並作出一系列更新和發展,並以口號 “By test the Best” 來宣傳他們的產品,並開始推出自家裝瓶的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,和來自南美洲英屬圭亞那的 Demerara 朗姆酒,另外還以 Cadenheads 為品牌推出名為 “Putachieside” 和 “The Hielanman” 的調和威士忌作品。


Putachieside:名字源自於一個古老的亞伯丁地名,於是 1840 建成的 Market Street 所摧毀並取代; 初推出時 “Putachieside” 是以 12 年的蘇格蘭威士忌調和混合,並以 Abv 37.5% 裝瓶,冠上 Liqueur Whisky 的名字發售,到後期混合更高比例的麥芽威士忌,酒精度亦上升至 40% 和 43%;1990 年左右停產。


The Hielanman:蘇格蘭蓋爾語中的 Highland Man,初期以陳熟 8 年蘇格蘭威士忌調和而成,更高比例的麥芽含量,並混入泥煤威士忌增加風味,以 Abv 35% 裝瓶,亦冠上 Liqueur Whisky 的名字推出;在 2017 年 Cadenhead’s 175 周年時,曾推出一支 1971 年蒸餾, 熟成 45 年 Abv 38.3% 的紀念作品。


但不幸地,在 1931 年某日(是值英國經濟大恐慌), R. W. Duthie 在前往銀行的途中,在橫過馬路時被電車撞倒離世;由於 R. W. Duthie 是獨身並後繼無人,因此公司轉交到他的兩位親姊妹手上,但可惜的是兩人對酒業一無所知,亦不知如何是好,因此二人便決定將公司交予一位長期僱員繼續營運,而這位就是 Ann Oliver 女仕。


而 A. Oliver 女仕接掌公司後,其實/應該也沒有對 Cadenhead 的營運模式作出多大改變,還是不停的繼續購入整桶原酒,並繼續原有業務運作,可惜的是不變的策略,沒法趕上快速的市場需求,而往日的產品亦變的不合時宜,公司亦開始步向困難, 但 A. Oliver 仍然固執己見,並頑固地拒絕與時俱進。


當時 Cadenhead’s 的財務狀況十分混亂,而 A. Oliver 亦沒有保留紀錄和證明,據講在 Netherkirkgate 47 號的店裏,和保稅,完稅後的倉庫中,庫存已經從地庫堆到天花板,但因缺乏資料證明,銀行亦難以進行估值,因此評定公司的經營狀況十分糟糕,而倉庫中那堆庫存,則交由佳士得 Christie’s 拍賣處理。

1972 年,A. Oliver 被勸服退休,並且在同年十月的倫敦,舉辦名為 “Fire Sale” 的拍賣會,多達 167 頁的拍賣項目,裡面不乏 Macallan、Glen Mhor、Rosebank、Talisker 等原桶威士忌,還有大量葡萄酒、朗姆酒、琴酒和已經裝瓶威士忌作品;為期兩日的拍賣會,竟意外地大受歡迎,並打破過往的拍賣紀錄,除了令 Cadenhead’s 還清所有債務外,並在當時獲得了六位數字盈餘。


而最後 Cadenhead’s 由 J&A Mitchell & Co 收購接管,並遷往坎貝爾鎮 Campeltown,正式告別擁有 130 年歷史的亞伯丁 Netherkirkgate 47 號。但有一件趣事,據悉當時 J&A Mitchell & Co 的擁有者 Hedley Wright 收購 Cadenhead’s 的原因是,因為當時玻璃瓶十分缺乏,而在該次拍賣項目中竟包含倉庫中大量的玻璃瓶,而可惜的是,這批「貴重的空瓶」從來沒有出現過。


而回顧 Cadenhead 的作品,因為歷史太長分支極多,實在沒法一一介紹,除了上面提及的 “Putachieside” 和 “The Hielanman” 外,較傳奇的必定是從 70 年代未至 90 年代初所推出的 “Dumpy” 系列,是不少飲家夢寐以求的作品;但在一編由收藏家 Angus MacRaild 所撰寫的文章中揭示,似乎早在 60 年代仍由 A. Oliver 掌管時,曾推出過一系列無年份標示 NAS(no-age-statement),原桶強度的高瓶身作品(Tall Bottle)。


據 Angus 形容,這些 Tall Bottle 極具意義,亦可以講係極富前瞻性,開創時代的歷史作品,在當年盛行以 Abv 40% 左右裝瓶,並且是調和威士忌 Blended Whisky 大流行的年代,這類作品根本是與市場背道而馳,極度反叛脫節,而當時的 A. Oliver 女仕,究竟又抱持著什麼理念,而執著地堅持推出呢一批作品,實在令人極度好奇。


而寫呢編 Cadenhead’s 既時候,我係十分愉快的,因為好耐冇遇到一個,擁有如此有趣背景的裝瓶商,由低調酒商、詩人、印度孤兒院負責人的兒子、什麼都不懂的人、可能行得太前的人、到最後的 Mitchell 家族,全部都十分有趣,亦值得我們深思。


而標題的 "Our Ethos",來自於 Cadenhead's 的官方網站,意思是「我們的精神 Our Spirits」。

 
 

酒舍感謝 The Malt Hunter 授權轉載文章,如欲觀看更多精彩文章,可以前往Facebook page @themalthunter 及其pateron。 最後請大家記住俾Like, 留言及分享。

ความคิดเห็น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