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Damon Yeun

品酒自學編 (3)

葡萄酒儲存與成熟的最佳條件


(一) 持久衡温的重要

葡萄酒一定要在持久恆温的地方去儲存,最佳溫度是約在14—15度攝氏左右,酒液在不穩定的溫度下會影響其品質及成長速度,在太冷的酒柜裹會令葡萄酒的成長速度下降,太熱又會令酒液加速熟成,未能完全展露葡萄酒的細緻與融洽。葡萄酒存放在雪柜內也不太適宜,因溫度太低,亦因雪櫃內會存放其它食物及氣味,將酒放入雪櫃內一段時間,雪櫃內的氣味會滲透到酒裹而影响酒質。


(二) 避免強光直射

盡量避免有任何光線直接照射著葡萄酒,特別是汽泡酒及白酒長時間接 觸光線容易令酒質變壞,所以最好避免有光線接觸到任何類型的葡萄酒,陰暗的酒窖最合適,或儲存在有防紫外線的玻璃酒柜內。


(三) 濕度的影響

穩定在70-75%左右的濕度是最佳條件,濕度太高會令軟木塞發腐,太乾亦會讓軟木塞乾涸而失去彈力,無法令瓶口密封,令氧氣滲入而影響葡萄酒的壽命。


(四) 完善的通風

酒窖或放置葡萄酒的地方最好能夠保持通風,這是防止將霉味帶入酒中的最佳方法,也能減少霉菌的滋生。


(五) 擺放儲存及振動

一般是將葡萄酒平放讓酒液與軟木塞接觸以保持其濕潤,經常搬運或過度的振動會影响萄葡酒的品質,如經長途船運,搬動後的葡萄酒須經十數日的靜止存放才能回復酒質的穩定與融洽,所以最好還是避免將酒過仍搬動或振動,特別是一些年份老的舊酒。



 

各類葡萄酒的最佳適飲溫度


品試葡萄酒一般提議在18-20度攝氏的室溫中享用,除了要留意室溫外,飲用各類葡萄酒的自身溫度都各有不同,溫度偏差會直接影響酒香及味道的散發,所以必需留意,以最好的形態去品試,避免錯估了酒的品質。酒液溫度太低,香味會很含蓄被鎖在酒液中而散發緩慢,減低飲試者所感觸的香氣。而酒溫太高時,酒精味及一些揮發性強的氣味較特出,刺激鼻腔及令人不適,所產生難聞的化合物氣味甚至會令人打嘖嚏,在口感方面,低溫會減低酒液的酸味和澀味感覺,令酒體更感溫和優雅,高溫則會增強酒性,果味及甜膩感。但各款葡萄酒的適飲酒溫各異,一些有經驗品試者可跟據葡萄酒的特性而作適當的調節。舉例:一瓶新世界酒精稍高的 Pinot Noir 黑皮諾紅酒,可以從14度溫度的酒柜拿出在室溫18度下擺放15- 20分鐘後便可開瓶享用,減低其刺鼻的酒精,亦可保持它那清優的果香及優雅的特性。


適當的調節飲用酒溫,可讓葡萄酒盡量發揮它的特性,還可以補回酒中的不足和缺點,享用了它最好的一面。相反,不適當的酒溫則會令酒的風格及個性盡失,口腔感覺也減低。


品試的溫度主要通則是 - 單寧越強,結構越複雜及酒液豐富的酒款,酒溫要稍高一點,酒體清淡的酒款溫度可稍調低一些,甜度高或酒精強則酒溫也要稍調低一點,香味豐富的酒款溫度也可稍微調高一點,但紅酒最高不能超過20℃,白酒則以16℃為上限。


紅酒


成熟豐富紅酒 16- 20度


年輕,果味及酒精重紅酒 14 -17度


年輕味清淡紅酒 12-15度

(可輕放入雪柜15-20分鐘或可放在冰水下5分鐘取出享用)

例如:法國的Beaujolais Nouveau清淡紅酒


玫瑰紅酒 7- 10度


白酒


濃郁豐富型白酒 12 -16 度


清淡型白酒 7 - 11 度


甜型白酒 4- 6度


汽泡酒及香檳 6 - 7 度


強化酒精葡萄酒 (如 port 砵酒 ,Sherry 些厘酒)

乾型些厘 6-8度

甜型些厘 14-18 度

砵酒 (一般甜型) 14-18度


 

品酒室的留意事項


1.光線充足,自然光或白光最理想。

2.空氣流通,品酒室內不能存放其它有氣味的物品,如新裝修的木器與油漆都不適用。

3.足充空間,人數比例合適。


 

筆者介紹:


袁大文Damon Yuen為世界侍酒大師協會之認証品酒師、SSI日本清酒國際唎酒師, 葡萄酒烈酒專欄寫作人,聖家貝爾教育城大學葡萄酒釀造博士,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、VTC各院校,WSET英國葡萄酒及烈酒基金學會之葡萄酒課程講師,並於2013年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聘請為客座教授、2015年曾獲委任為香港葡萄酒商會理事,並於2016年獲委任為香港酒業總商會的教育與培訓委員會主席。


多年來曾為多項品酒師、調酒師之比賽擔任國際評判及品試會當評委。亦為歐洲及法國遊學團統籌及領隊。


醉心於有關葡萄酒的鑽研,並曾在多間4,5星級酒店工作,擔任飲品部經理一職達16年之久,期間主要負責與葡萄酒有關及品酒師、調酒師的培訓工作,深懂與葡萄酒有關的學問。多年來本人亦多次應邀出訪多個葡萄酒生產國,如法國、意大利、西班牙、德國,希臘,匈牙利,奥地利,克羅地亞,斯洛文尼亞,保亞利亞,葡萄牙,澳州等地學習及吸取與葡萄酒有關之學問,期間並拍攝了數萬張照片及一些錄影片作日後寫作及教學之用。

 

酒舍感謝 袁大文老師 Damon Yuen 授權轉載文章,如欲觀看更多精彩文章,可以前往袁大文老師Blog。 最後請大家記住俾Like, 留言及分享。

37 次查看0 則留言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